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其他文摘 >> 影评文摘 >> 内容

他们归去,不是消逝

时间:2010-11-12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2009年1月22日,农历戊子年腊月二十七,除夕将至。这一天,澳大利亚悉尼市一家华人养老院中,85岁的武侠小说大家梁羽生病逝。讣闻传至海内,已是大年初一,岁属己丑。 谁也难以料想,在21世纪刚刚开始的第十个年头,将会有如此众多的显赫人物相继离去,仿佛20世纪迟来的道别。 这一年,逝者如斯,似风吹落星...
2009年1月22日,农历戊子年腊月二十七,除夕将至。这一天,澳大利亚悉尼市一家华人养老院中,85岁的武侠小说大家梁羽生病逝。讣闻传至海内,已是大年初一,岁属己丑。

谁也难以料想,在21世纪刚刚开始的第十个年头,将会有如此众多的显赫人物相继离去,仿佛20世纪迟来的道别。

这一年,逝者如斯,似风吹落星如雨。

梁羽生一去,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三者仅余金庸一人,而新武侠之盛世早已时过境迁。

回溯至1954年,香港武术界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门派争斗,以旧俗对擂决斗,不料却因此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天地——比武之前,众声喧哗,而香港的报刊大加渲染,更吊足了民众的胃口,因此当时《新晚报》总编罗孚突发奇想,要他的广西老乡、平时喜欢填词作诗的副刊编辑陈文统立马撰写一部武侠小说,以助民兴。

年仅而立的陈文统进入《新晚报》不过四年,同事中有日后成为“对手”的金庸——查良镛,两人对古典武侠颇有兴致,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江不肖生、宫白羽、郑证恩、还珠楼主、王度庐……都曾一一成为他们仰慕的作者。该年的1月20日,陈文统以“梁羽生”之名推出处女作《龙虎斗京华》,9月,香港文宗出版社推出小说上册,“新武侠”自此开宗立派——在此之前,武侠小说始终不登大雅之堂,最多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。

在此后的30年里,张丹枫、练霓裳、飞红巾这些名字,与金庸笔下的郭靖、杨过、令狐冲等人,成为文学评论家反复咀嚼的词汇。

1987年,63岁的梁羽生到澳大利亚定居,从此隐逸。他病逝的那一天,距离《龙虎斗京华》初生,已是整整55年。而他的离世,仿佛推倒了众星陨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。

1月27日,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比佛利农场,76岁的约翰·厄普代克死于肺癌。厄普代克一生发表了大量体裁多样的作品,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系列小说“兔子四部曲”。作为美国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得主,他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。



2009年的指针拨到5月。

当月23日早晨,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登上烽火山,趁秘书不注意,从悬崖峭壁上纵身跳下,结束其令人唏嘘的一生。

山下正是他的故乡。63年前当他出生在峰下村时,家徒四壁,更遑论上学的学费。成年之后,卢武铉在渔网公司做过工人,当过兵;直到1975年,在经历了连续十年的失败之后,才终于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。在随后的13年里,他为普通劳动者辩护、反对独裁统治,建立了最初的声望。在又一个十年的屡次竞选败绩后,56岁的卢武铉在2002年7月成为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,五个月后,他入主青瓦台,当选韩国第16届总统。他的当选被许多人看成是平民阶层的胜利,成为年轻人最好的励志教材。

他呼吁进行政治改革,“实现透明政治”,支持金大中的“阳光政策”,致力于促进朝鲜半岛南北和解。然而,在卢武铉执政的时间里,各种改革在“朝小野大”的政治格局中举步维艰。2008年卸任之后,他卷入了贿赂案的漩涡。这一切让他深感疲惫。有评论说,5月23日的纵身一跳,于他正是圆满的解脱。

三个月之后,卢武铉的前任,1998年开始执政的金大中因肺病去世,享年85岁。



同在5月离去的还有丁聪。

出生于1916年的上海人“小丁”,以一支画笔针砭时弊,在其去世之前的70年,一直是国内最负盛名且备受尊敬的漫画家之一。

丁聪晚年与陈四益在创刊不久的《读书》书合开“世象写真”专栏,图文并茂地展现近30年来的世态万象,国内年轻的读者熟知“小丁”,即由此开始;然而,丁聪的创作可远远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。当年他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,从事画报编辑、舞台美术设计、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,创作出《阿Q正传插图》、《现象图》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;解放战争之初,他又发表过不少以“争民主”为题材的讽刺画。1957年后的20多年里,丁聪被迫停下画笔,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,有《鲁迅小说插图》、《丁聪插图》及讽刺画集《昨天的事情》、《古趣集百图》行于世。

“他常说自己来世上走了一趟,很高兴做了一件事,这就是画了一辈子漫画。”丁夫人沈峻女士说。



“小丁”画了一辈子的漫画,而另一个人则做了一辈子的广播。

2008年8月13日最后一次播音之前,罗京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一张“国脸”。从1983年起的晚上七点整,《新闻联播》上的他成为数亿中国人20多年来最不可磨灭的记忆之一。

2009年6月5日,48岁的罗京因身患淋巴癌去世,身后备极哀荣,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“第一国嘴”作别尘世后,“新闻不再联播”。

而另一个CCTV员工的辞世则不为公众所知,即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”的创意人陈氓,他是十年电视改革的指标性人物,陈氓辞世所带来的冲击之大,非外界所能知悉。

不久,人们又见证了一个巨星的陨落:6月26日凌晨,“流行音乐之王”迈克尔·杰克逊在洛杉矶病逝,终年50岁。

一时间,不论种族、国籍、年龄和性别,无数人为之陷入哀伤。

在世界流行音乐史上,大概只有猫王和约翰·列侬能与之比肩,但他们也无法超越杰克逊纵横乐坛30余年的神话。

这个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蓝领家庭的黑人小孩,在1983年赢得了整个国家的倾心爱慕。那是在“摩城”25周年的纪念晚会上,成堆的怀旧老歌中,25岁的杰克逊,一身黑衣,故意露出银色衬衣和白袜子,在《比莉·琼》的节奏中,开始一种匪夷所思的舞步——“太空步”。

“我觉得就像刚刚经历了一次地震。”台下的观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癫狂。杰克逊从此登上神坛。

一盘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录像带记录了如下场景:杰克逊站在舞台上一动不动,任凭台下成千上万名观众歇斯底里地狂叫。突然他用手指向观众席,一名自认为被他点到的观众立刻晕了过去。

尽管在后来的很多年里,这位天王巨星受到整容、娈童等问题的指责,但他的号召力从未减弱。当他宣布要在2009年7月13日开始复出演唱会时,最初预计10场演唱会门票在数小时内销售一空,随后加演到50场,总共115万张票,其他40场门票都在开放售票的四小时内全部售罄。

10月28日,详实记录他生前最后一次演唱会彩排盛况的电影《迈克尔·杰克逊:就是这样》全球公映,而对于再无超级巨星的流行乐坛来说,今天,“就是这样”了。



哀伤持续到了7月11日,人们又被两则讣闻所震动。

7月11日上午8点50分,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,享年98岁。

四个多小时前,15公里之外的北京医院,任继愈与世长辞,享年93岁。

对于前者,不少媒体用了诸如“斯人已逝,此间再无大师”这样的句式来总结他的辞世。而他生前坚辞“国学大师”、“学术泰斗”及“国宝”三大桂冠,则更让民众从内心深处服膺其为真正的大师。

季羡林生于1911年,任继愈则生于1916年,前后不过相差五岁。他们同时代的人,包括胡适、陈寅恪、钱穆、顾颉刚、钱钟书、傅斯年、梁漱溟、刘文典、金岳霖……这些名字,构成了一个文化上令人神往的时代,构成中国人的“人类群星闪耀时”。

长寿如季羡林,晚年备受尊崇,几近成为中华学问和智慧的象征。如果单以学问而言,季的成就实在算不上“雅俗共赏”,实际上,书店热销的往往是他平淡如水的散文和回忆录,而其专业内的梵文研究和印度研究,即便是学者,也大多是隔靴挠痒,望“文”兴叹的。但也正因为近年来“大师”泛滥,他在学问上的精纯,便成为犬儒主义迷雾中的一盏明灯,更加受到民众的尊重。

季羡林生前,“藏画遭盗”及“北大阻隔季氏父子相见”等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,其身后也未能得一清净——时隔五个月,媒体报道其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旧居突然遭到洗劫,虽然案件旋即告破,但终究让人唏嘘。

在公众眼中,这些硕果仅存的老人是学术群星时代的一曲挽歌,是遗存和支撑我们文化尊严和底气的图腾,而他们的相继离世,留给当世的,已不仅是哀痛和遗憾,更有深沉的忧虑:斯人已逝,后来者谁?

此外,七月间离去的老人还有卓琳。1939年8月,她与邓小平结合。1997年邓小平辞世后,时年81岁高龄的卓琳恪守着邓小平关于“不要到外面去工作,言行要谨慎”的提醒,在北京家中安享着晚年时光;2009年7月29日,卓琳因病医治无效,在北京逝世,享年93岁。



10月1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12天后,最后一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北京逝世,享年104岁。这位经历了国共合作、抗日战争并与周恩来、张学良等历史风云人物的名字挂钩的杰出军事将领,站在19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。如今,革命一代的身影已经越来越远。

同在10月,长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学者唐德刚在旧金山寓所辞世。26日晚,89岁的唐德刚在睡前向妻子吴昭文道别晚安。可是他只说了一个“再”字,就在轮椅上睡着了。这一睡,就再也没有醒过来。这一天恰是重阳节。

半个世纪前,唐德刚赴美留学,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、同乡胡适相识并结下忘年之交。此后数十年,唐与胡适、顾维钧、李宗仁、陈立夫、张学良等人多有接触,并著成“口述历史”系列:《胡适口述自传》、《顾维钧回忆录》、《李宗仁回忆录》、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,可谓其学术上最足以标榜的功勋。

1999年,岳麓书店刊行其《晚清七十年》,唐德刚在书中以犀利的文笔褒贬晚清人物,并首次提出中国历史“出三峡论”,在学界被认为与海外历史学家黄仁宇“大历史观”等量齐观。之后,唐又着手写作《民国史》,计划从北洋军阀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,然而2001年中风搁笔,终成憾事。



10月可谓“多事之秋”。

10月29日,我国细胞学、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,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在北京去世。出生于1903年的他是1948年遴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,也是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
第二天,法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思想家克劳特·列维-施特劳斯与世长辞。这一天,距离他的101岁生日只有几周的时间。法国《世界报》赞颂他是“法国半个多世纪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”。

实际上,对于世界人类学界来说,施特劳斯的重要性毋庸赘言。1955年,47岁的施特劳斯出版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《忧郁的热带》。这部著作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,甚至差点包括龚古尔奖——如果它不是论文而是小说的话。

1958年,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《结构人类学》问世。他用结构主义思想与哲学家萨特辩论,这一场笔战,成为20世纪法国最富有历史意义的哲学论争。萨特在1980年去世,施特劳斯活过了100岁。后来,更加年轻的哲学家们,包括米歇尔·福柯和雅克·德里达,都无法避开他的影响。

哀思弥漫的不仅仅是法兰西。

在国内,98岁的钱学森于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。1911年出身于江浙钱氏世家的钱学森,被认为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:“中国航天之父”、“中国导弹之父”、“火箭之王”、“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”、“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”……众多头衔加诸其上,但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,他则在另一个侧面代表了爱国和忠诚的含义,许多人都熟悉他如何突破“美帝国主义”的封锁,毅然回国的故事,更能信口说出那句据说出自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尔的话:“钱学森一个人能顶五个师!”



到了11月6日,我们失去了“改革八贤”之一的谷牧。

1975年,61岁的谷牧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。1978年,谷牧首次带队出国考察西欧,归国后即提出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设备,在外贸体制上放权地方,进行以科技为主导的工业革命。他对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。

11月23日,“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”杨宪益辞世,享年95岁。

这位富家子弟曾用整个青春时期游学欧洲,迎娶了英国妻子戴乃迭,这段爱情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。1976年,杨宪益和戴乃迭完成了《红楼梦》的翻译,并在两年后分三卷相继出版。这部书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声誉。

杨宪益还是把《史记》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,他同时把鲁迅的作品介绍给了世界。但是,对于世界来说,“整个中国”依然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名词。

杨宪益也许是一个被低估的人,他自己也曾自嘲说:“在当代中国,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社会现象,评价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是根据他(她)的学术水准或艺术造诣的高低,而是根据他(她)的政治或社会地位。”

与此相似的是“京城第一玩家”王世襄,他在11月28日去世。生前他浸淫在京城风物中达数十年,是诗词家、书法家、火绘家、驯鹰家、烹饪家、美食家、美术史家、中国古典音乐史家、文物鉴定家、民俗学家……常言道“玩物丧志”,但像他那样玩出学问来的,已经少之又少。他的离去,被认为是世家精致文化的消逝。



12月13日,震惊财经界的消息不是来自大公司或者政府,而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户人家——保罗·萨缪尔森于当天平静离开人世。

美联社当天在报道中总结萨缪尔森一生主要成就时说: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,帮助在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“肯尼迪减税方案”,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——几乎让所有的经济学后生成为萨缪尔森门生。

萨缪尔森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,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。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·贝茨·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,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。这位出身自由主义大本营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者,用令人吃惊的胆量接受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,并试图弥合两者之间的裂痕。他成功地创造了至今仍是主流经济学典范的新古典综合学派。

萨缪尔森一生著述无数、桃李无数,身后哀荣备至、盛誉纷至沓来,不在话下。不过,如果一定要用一条精简的评语论为其盖棺定论,相较之下最达意者莫如萨氏自评——“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”。

而这“最后一个通才”也已谢幕。



在国内,作为西藏和平解放历史的见证人,整整100岁的阿沛·阿旺晋美终究没有等到西历新年到来。

1951年春天,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,42岁的阿沛·阿旺晋美抵达重庆,然后飞往西安,转乘火车到达北京。5月1日,他在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泽东。

“欢迎你们到北京来。我们是一家人,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,就能办好。”毛对他说。

随后的三个星期里,双方的谈判进行顺利,只是在班禅问题上僵持了几天。5月23日,《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》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,这一天成为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。此后,一直致力于人大、政协工作,并力促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阿沛·阿旺晋美,成为见证这一仪式的最后一个代表。

12月23日,阿沛·阿旺晋美因病在北京逝世。这一天,离新年钟声敲响,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。

岁末将尽,夜寒霜冷。2009年如一江东去水,带着无数星辰滔滔而逝,而新的晨光即将开始。
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铜剑文学网(www.tongjian.net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Copyright C 2006--2022 www.tongjian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1077331号-1

  • 铜剑文学网(www.tongjian.net)汇集了众多关于青年文摘,情感文章和爱情故事,至少有一个故事会让你记忆深刻!

    本站声明:本站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。广告合作请与站长联系 QQ:102061192